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便民專區

門票資訊

福壽山農場入場收費說明(112年9月1日起實施)

票種 價格 適用身分
全票 每人NT$100元 一般民眾。
優待票 每人NT$80元 軍公教(現職)、原住民族、學生(國中、高中、大學)、陸一特、僑胞卡、團體(20人以上)。
半票 每人NT$50元 長者(65歲以上)、兒童(國小/6歲以上未滿12歲)、低收入戶。
免費
(僅收保險行政費)
每人NT$20元 榮民與第二類退除役官兵(本人與其隨行之配偶或直系血親)。
身心障礙者(與其必要陪伴者1人)、榮譽志工、幼兒(未滿六歲)、設籍台中市和平區居民、持數位榮福卡(本人)。
清潔維護費
大型車 每輛NT$100元 甲、乙類型大客車等
小型車 每輛NT$50元 自小客車、貨車等
機車 每輛NT$20元 二輪或三輪車輛等
備註:
*本場收費站設有兩處(場部區及天池),購票後進出收費站請主動出示統一發票明細表為出入證明。
*購買門票可於兩天內有效使用,遺失請重新購買。
*住宿房價不包含入場費以及清潔維護費(使用有附門票之住宿券除外)。
*優待對象請主動出示身分證明,始能享有優惠,謝謝。

入場管理規範及須知

  1. 遊客請依規定購買門票入場,已購買門票遊客請主動出示票券提供收費員驗票。
  2. 擅闖收費站者依法報警處理。
  3. 入場門票不含露營、住宿、餐飲等費用。
  4. 場內禁止任意設攤、露營、烹食、聚賭、燃放煙火、違規停車、佔用公共桌椅及嚴重妨礙景觀之行為。
  5. 農場部分步道屬於自然原野區沿線常有毒蜂、毒蛇、昆蟲、有毒植物等,請遊客特別小心安全,且避免使用香水或氣味香濃的洗髮精、化妝品
  6. 本場屬於高山症好發海拔高度,如有頭痛、頭暈、厭食、失眠、噁心、周邊水腫、全身倦怠等症狀,請立即降低海拔,並至梨山衛生所就診。
  7. 請尊重高山寧靜空間,本場區戶外區域禁止卡拉OK,讓我們盡情享受高海拔原始森林松濤與蟲鳴鳥叫聲。
  8. 本場非無人機限航區,無需申請無人機操作,使用無人機請務必依遵守無人機管理觀則之操作限制,飛行限制高度400英尺(120公尺),並禁止於人群聚集上方、夜間、視距外飛行且不得載物、投擲、噴灑物件以及同時操作兩台以上無人機。

高山常見症狀預防與治療

高山症狀、預防與治療

  農場海拔位於2000~2614公尺,然而當海拔超過2440公尺的高度時,即可能發生高山反應,不過幾乎所有嚴重高山症狀都是可以預防的,所以遊客請先對高山症充分瞭解,才能真正防範於未然,確保旅遊安全。
  以下介紹高山症的症狀、預防及治療:
 
【發生原因】
  • 環境氣壓下降:
    空氣稀薄,肺部換氧效率降低,造成動脈含氧下降。
  • 運動氣壓下降:
    人體運動時,動脈內含氧會上升以供應運動所需,但在高海拔運動,動脈內氣壓反而會下降。
  • 睡眠氣壓下降:
    在高海拔睡覺,呼吸的換氧能力在睡眠中會明顯下降很多,因為在愈高海拔睡覺,睡眠的低氧現象愈明顯,所得到的休息愈沒有效。
【預防】
  • 高度上升原則
    預防勝於治療,來場路程請緩慢上升,建議路程中休息點3~6處,讓身體有足夠的時間去適應高度的變化,是預防高山症最重要的準則。
  • 一般預防原則
    來到高山因海拔高、氣溫低,請避免劇烈的活動、最好保溫、不要吸菸喝酒及避免吃產氣食物(如豆類或碳酸飲料),都可減輕或避免高山症的發生。
  • 飲食預防
    食用新鮮的水果蔬菜是最好的涵氧食物,可以攜帶增加涵氧補給品如紅景天、刺五加等。
【症狀】
  • 急性高山症
    A.輕度症狀:頭痛、頭暈、厭食、失眠、噁心、周邊水腫、全身倦怠等。
    B.中度症狀:嘔吐、使用一般止痛藥無法緩解的頭痛、尿量減少等。
    C.重度症狀:意識改變、步態不穩、休息時呼吸困難、肺部可聽到囉音、以及發紺。
  • 高山肺水腫
    A.早期症狀︰運動表現變差(常是最早的症狀)、乾咳、疲倦、心跳加速、呼吸加速等。
    B.晚期的症狀︰休息時仍呼吸困難、多痰的咳嗽、咳血、極端虛弱、發紺等。
  • 高山腦水腫
    嚴重的頭痛(常會因走路、用力或平躺而加重)、步態不穩、噁心、嘔吐、判斷力異常、行為異常、幻覺、意識混亂、以至昏迷。其中步態不穩被認為是高山腦水腫最重要且最有用的早期臨床指標。
【治療】
    高山症狀顧名思義在高山才會發生,所以如果發現身體有高山反應,請參考以下處理方式:
  • 離開高海拔環境(下山)。
  • 如無法立即離開,務必矯正產生症狀的環境(給予氧氣、增加環境壓力、保溫等)。
  • 休息(減少氧氣消耗) ,或至農場服務中心請求協助。

     

 


有害動植物處理


昆蟲叮咬傷、接觸有毒植物之預防與處理

農場部分步道屬於自然原野區沿線常有毒蜂、昆蟲、有毒植物等,請遊客特別小心安全,且避免穿著鮮豔色彩衣裝及使用香水或氣味香濃的洗髮精、化妝品。
大多數的昆蟲叮咬傷或接觸有毒植物,只引起輕度的腫痛,請保持冷靜並緊急處理:
  • 用清水(冰水)和肥皂清洗傷口。
  • 用紗布或毛巾將傷口覆蓋,避免搔抓傷口。
  • 用冷敷以減少腫脹和癢的感覺,但不要在傷口上直接用冰敷。
  • 如有以下嚴重過敏症狀時,則應維持其生命現象立即送醫
    咬傷部位有灼痛和癢的感覺。
    手掌和腳底發癢。
    頸部和腹股溝處發癢。
    全身性水腫。
    全身有蕁麻疹。
    呼吸困難。
    噁心、嘔吐、暈倒、休克、昏迷。

毒蛇咬傷之預防與處理

【預防】
本場為高海拔天然環境,偶有蛇類活動且僅出現於夏天,來場遊客請注意以下預防及處理方式
  • 蛇類大多不會主動攻擊,千萬不要故意招惹挑釁。
  • 打草驚蛇!遇到蛇類時,通常他比您害怕,稍微驚動它就會跑掉了。
  • 請避免進入草叢、石堆處活動。
【常見的毒蛇】
台灣常見毒蛇反應
  • 出血性毒蛇主要以肢體腫脹為主,此外會出現水泡,偶有血泡,致死率極低。 
  • 神經性毒蛇以神經麻痺為主要症狀,會有眼瞼下垂、流口水、肢體無力等表現,嚴重會因橫隔膜、呼吸肌麻痺造成呼吸衰竭而死。
【處理原則】
如遭毒蛇咬傷處理方式
  • 記住該蛇的特徵(花紋、顏色、頭型)或拍照、錄影紀錄。
  • 保持冷靜,減少活動,先行除去戒指、手環等束縛物(避免過敏腫脹影響血液循環)。
  • 固定傷肢並使之低於心臟,可用彈性繃帶(或衣物)紮於近端,但應不妨礙血液流動。
  • 立即連繫農場服務中心或撥打119救護。
  • 儘速送醫